当前位置:首页> 高新平台> 高校专区
哈尔滨工程大学
  来源:
【字体: 打印
哈尔滨工程大学(前身“哈军工”)隶属于国家工信部,是“国防七校”、“东北五校”之一,以三海一核(船舶工业、海军装备、深海工程、核动核电)为办学特色,是我国“三海一核”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[1] ,被国家授予“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[2] 单位。
学校是国家“首批27所211工程[3] 、“985平台”、“56所研究生院[4] 、“1959年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”、“1960年64所全国重点大学”、“1978年88所全国重点大学”,是“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”、“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学联盟”、“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”(2011计划)牵头高校,“中俄工科大学联盟”、“北京高科大学联盟”重要成员,入选国家“111计划”、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”、“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”,学校由国防科工委、海军、教育部、黑龙江省四方重点共建。
学校前身是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,1970在“哈军工”原址,以海军系、原子系、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为基础,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(简称“哈船舶”),1978年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,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。
学校现有教职工3083人,其中专任教师1800人[5] ,博士生导师377人(不含兼职)[5] ,院士9人[6] ,973首席科学家11人[7-9] ,“千人计划”5人[10-11] ,“长江学者”入选者8人,本科生14949人[12] ,硕士研究生8550人,博士研究生1783人[13-14] ,外国留学生1056人[15] ,2014年科研经费到款9.5亿元[16]